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联系电话:021-62933280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专题

发布时间:2021-06-02 14:06:00

一、专题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指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属性和地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等重要工作部署。碳中和、碳达峰不仅是约束碳排放强度问题,其本质是能源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和改善的需要,促使绿色产业成为一种刚需。坚持产业技术创新,走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在“十四五”关键开局之年,我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结合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优秀研究成果,依托学校资源优势与科研力量,倾情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特色培训系列专题,旨在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创新国际生态新标准、迈上全球生态环境前列作出贡献。


二、优势教研力量基础

资源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增长联合研究院,该研究院是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共同支持下建立,旨在打造高水平集成创新学科基地,建立一流研究与智库平台及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以绿色增长、循环经济、资源效率和环境管理及政策分析为研究领域,以国际交流合作为特色,通过参加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各类项目获取国际最新发展信息,并通过中欧、中美、中日等开展多边合作。同时与联合国工发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合作,建立可持续技术应用中心,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增长转型及生态工业园建设,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基础科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分中心),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迄今为止定位最高的科学基金项目,旨在瞄准国际科学前沿,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该项目以大数据、AI、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四个面向”重要思想为指引,以资源环境安全为主线,实现资源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下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前沿科教:

      1. 我院耿涌教授及其研究院团队近年来在环境管理、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水资源规划与资源管理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其研究成果“中国需要通过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的措施实现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入选并被专门介绍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六)》,研究成果属于管理科学部入选的15项成果之一,也是该学部交大入选的唯一成果;其关于循环经济全球化政策相关研究成果《How to globalize the circular economy》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这是中国学者聚焦循环经济全球化的前沿研究,也是第一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资助下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均为同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的政策性文章。   


      2. 我院团队专家撰写的《Air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climate co-benefits in China’s industries》、《A 2015 inventory of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for Chinese power transmissio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Using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to realize low-cost and flexibl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 areas with high power demand in China》、《环境污染信息公开是否提升了城市技术创新?》、《中国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探索》、《环境保护公共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环保举报热线相关数据的分析》等多篇高质量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与《细胞》旗下期刊及国内其他重要期刊上。


      3. 我院专家教授主持或负责了“超大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技术研究”、“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路径研究”、“我国“一带一路”能源投资政策绿色效果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绿色发展视角下城市水安全多元评估系统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资源循环利用潜力测评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资源循环利用过程精准管理支撑技术与应用示范》、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绿色低碳转型特征与模式研究》等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


       4. 我院专家教授撰写的多篇政府资政建言获得批示及采用,其中《上海应积极争取国家电力交易中心落“沪”》获得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其他重要领导批示;《上海市可回收垃圾集散场精准选址建议》获得上海市副部级批示。


三、专题介绍

      该专题将基于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结合校院最新科研学术成果,通过基础理论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政策制度解读等方面进行课程设置,以上海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为蓝本,针对各地发展建设需求,设计特色培训课程,并可组织学员前往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示范点及现场教学基地进行访问交流,加强环境治理能力、拓宽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部分课程展示

模块一:政策法规解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

《十九大新环保法及配套政策解读》

《环境行政处罚及案例分析》

《基层环境管理中心的行政执法》

《环境行政处罚的典型案例分析》

《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处置》

《如何正确处理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


模块二:环境污染与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

《自然资源生态修复及耕地保护》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形势与技术发展趋势》

《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

《从结构、功能及过程入手,重塑水体生态》

《“十四五”环境治理与绿色经济发展》

 《改善环境质量,打好“控霾、治水、净土”三大战役》


模块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上海如何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

《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

《绿色革命与创新技术产业化》

《绿色产业与循环经济》

《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管理与环境治理、绿色、低碳、环保与经济可持续》


模块四:地方绿色能级提升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背景下的城乡规划》

《城市关于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公共空间建设工作》

《循环生态经济城市规划建设》

《绿色环境疗愈下的健康城市》

《产业园区环境治理及空间规划》

《如何设计零碳排放的未来城市空间》


四、部分班级展示


广州市环保系统干部综合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江门市环保系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共两期)


济南市生态环境系统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 (共四期)


济南市花园城市建设与市容市貌综合管理培训班



五、部分师资


耿涌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绿色增长联合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

研究领域: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学、环境管理、气候变化政策



樊博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应急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应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研究领域:应急管理、电子政务等



朱德米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研究领域:公共决策过程、风险评估和公众参与、基层环境治理



楼紫阳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共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获批发明技术专利授权19项。获德国洪堡基金会、欧盟“冯·诺依曼”、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A类)、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等支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项7项。

研究领域: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及二次污染控制、废物鉴别及源头减量技术、生活垃圾温室气体排放与削减方法和高浓度废水处理



褚祝杰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

研究领域:环境管理、城市治理与公共政策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培训中心                 电话:021-62933280